葬山河【劇情版】
醉雪月靈紛飛
葬山河【劇情版】 歌詞
永安十五年秋,餘為鳳儀縣令,又三年,長者逝,葬於城西山嶺。
時值清明,餘攜酒祭之,於百里流溪逢一老叟,斷臂缺目,背負竹簍,內有河燈百盞,白紙朱字,俱為姓名。
餘匆匆一瞥,漫不經心。恰逢冷夜,風狂雨驟,路人皆策馬提履返之,餘蓑衣執傘,數行至此,見長河飄燈,歷雨不熄。
又聞金戈鏗鏘,遙似萬軍踏馬,聲震山林,餘瞠目寂然,疑賊出,未敢嘩也。乃溯洄而上,群響倏絕,但見老叟立於河畔,蓑衣流燈,漂行百里不休。
餘述所見,老叟目齜俱血,輒而歎曰:“十三從軍行,離鄉久不歸。行伍多壯士,奈何百戰摧。鐵馬踏關闕,金戈映殘暉。飄萍山河碎,何堪事耕炊?”
餘得聞之,垂目涕泣,老叟掩面而去,復不見矣。餘追而未及,唯見山下亂木橫生,立半闕殘碑,百字風化,遺名尚在,曰:山河。
歸來且思,輾轉難眠,餘挑燈呼喝,遣吏使縣志而觀之,
上書:“嘉德六年,寧生為縣主,時西南蠻夷叛亂,賊寇長驅直入,兵臨城下,方圓十五城俱危在旦夕。
寧生臨危受命,接將軍令,榜招壯士百人,並地方兵馬數千餘,引敵至西嶺山中,燃雷火以震山石,勢成走蛟,兩軍皆殆,十五城得以保全。
又一年,清明往視,但見飄燈百里,所過之處皆殘骨也。”
餘頓悟,久難釋懷,至天明,提筆平宣,歎曰:“壯哉!”
紙繪山林,寥寥丹青,時人皆不解其意,唯市井白首之人見則淚下,泣不成聲。
【清明時節,落雨紛紛】
【山中哭聲不絕,煙火焚燒聲斷斷續續,淒厲悲戚】
【行至深山,哭聲漸小,忽有烏鴉嘶叫,伴隨蒼老的咳嗽聲】
路人女(竊竊私語):相公,你看那老人家這麼大把年紀還來上墳,怎麼也不見兒孫陪著?
路人男(壓低聲音):噓,這位老大爺無親無戚,我打小就看到他在此放燈祭奠了,從而立之年到霜雪滿頭,年年皆是如此。
路人女(驚愕):呀……可他準備了那麼多河燈,是要祭奠誰啊?
路人男(嘆氣):我聽說啊,是祭奠他的袍澤兄弟,期盼著長河飄燈,魂歸故里。
路人女:袍澤兄弟?他這缺目斷臂的殘軀,竟曾是一個士兵嗎?
路人男:他還是一位將軍……
【淡出】
【雨聲加大】【城樓之上,敵軍將近】
寧生(嘆息):十三從軍行,離鄉久不歸。行(hang)伍多壯士,奈何百戰摧。鐵馬踏關闕,金戈映殘暉。飄萍山河碎,何堪事耕炊?
公孫戩(打斷,調侃意味):當年你跟我在一起的時候,還是根沉默寡言的木頭。沒想到做了幾年縣官,倒是變得文縐縐了。
寧生(苦笑):呵,人總是會變的。
公孫戩(聲音漸沉,正色):那你現在怕死了嗎?
寧生(如釋重負):當然怕,但是我們的身後還有萬千百姓。進一步也許粉身碎骨,但退一步必定生靈塗炭。
公孫戩(豪氣乾雲):那你就站在我身後,我們死生同歸!
【伴奏起】
清風渡,黃花路,蒼雪如故
荒塚無人哭,霜冷殘燭
江山埋骨,望斷天涯路~斷腸處
十三隨軍去
棄筆從戎執長戟(棄筆從戎執長戟)
壯士多義氣
熱血渴飲風霜厲(熱血渴飲風霜厲)
一夢經年繁華皆煙雲(輕甲覆寒衣)
十載兵戈鐵馬踏風行(煮酒論古今)
烽火百戰多少英魂泣(赤血銷鋒鏑)
崢嶸歲月怎堪青史記(扶柩辭西行)
曾也縱馬南北關山越蓬萊
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化塵埃
朽土掩沒風流葬我形骸
山川有目共哀哉!
【間奏】
【大雨滂沱,雷電轟鳴,夾雜廝殺聲,馬蹄聲漸近】
寧生(急切):敵軍追來了嗎?
公孫戩(沉聲):已至山外,可是這西嶺大山雖然連綿百里,卻無設伏之處,你讓我引軍誘敵至此,是要做什麼?
寧生(驚雷炸響後,說話聲音冷厲,緩而沉重):近日連天大雨,山中積水甚重,恐生走蛟。
公孫戩(語氣急促):你是說……
寧生(釋然一笑):現在輪到我問你,怕死嗎?
公孫戩(冷笑一聲):我說過,一定會站在你前面,無論是生,還是死。
寧生(聲音放緩):前方山谷有一處陡坡,我現在帶人趕往山坡中部,將火雷放置其中……此法雖可製敵,
但恐怕兩敗俱傷,你替我周旋敵軍,安撫軍士,若有臨陣退縮者...(略遲疑,嘆氣)也不勉強,放他們回去吧。
公孫戩(打斷,厲聲):我不會打官腔,你留下,我去炸山谷! (勒馬嘶鳴,一隊士兵隨其離開)
寧生(呼喊):公孫戩!
【雨聲愈大,縱馬狂奔】
寧生(深吸一口氣,悲壯):眾將士聽令,隨我披甲執戟,奮勇殺敵!
【廝殺聲大作,雷火炸響,山谷崩塌】
誓約護我山河日月氣吞殆
骨肉成泥更鑄城樓數千百
何當窮途踏盡轉眼成敗
魂魄消磨心不改
曾也縱馬南北關山越蓬萊
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化塵埃
朽土掩沒風流葬我形骸
山川有目共哀哉!
曾也縱馬南北關山越蓬萊
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化塵埃
朽土掩沒風流 葬我形骸
山川有目共哀哉!
山川有目共哀哉!
【念白】
搜救人A:大家快過來,這裡有一根長戟!
搜救人B:下面有個人,快把他挖出來!
寧生(閉眼,氣若游絲):公孫……戩……
【燭火搖曳,燈花輕響】
縣令:老人家,這是多少年前的往事了?
老年寧生(蒼老,咳嗽):已經……記不得了,那年我在山河碑上刻下了壯士姓名上百,到如今……山河依舊,字姓已消磨不再。
【曲聲漸止】
—終—